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
新聞詳情
gkongbbs

張國寶:發(fā)展特高壓扶持了裝備制造業(yè)

http://casecurityhq.com 2019-10-09 09:38 來源:《中國經濟周刊》

  2019年9月25日上午,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運儀式舉行 《中國經濟周刊》 肖翊 | 攝

  編者注:本文系張國寶先生應邀為《中國經濟周刊》撰寫的最后一篇文章,于2019年9月25日經張先生確認定版。

  電力,既是新中國經濟發(fā)展的一個縮影,也是推動經濟實現(xiàn)跨越式發(fā)展的基礎性動力。70年間,我國裝機容量和發(fā)電量都迅速增加,現(xiàn)在一個華東電網的電量就比當年全國的大好多倍。特高壓,更是新中國電力基礎設施最具代表性的一個鮮活案例。

  “重發(fā)、輕供、不管用”

  改革開放初期,我在國家計劃委員會機械電子局工作,當時中國剛把國門打開,正是技術裝備的引進熱潮,幾乎每行每業(yè)都需要引進技術。其中,輸變電線路技術就是引進的重點之一,從變壓器、開關到各種斷路器、避雷器都引進,而且引進了不止一家的技術、裝備,像變壓器有ABB的、有西門子的,開關也有好多家。當時,兩大瓶頸制約經濟發(fā)展,一個是交通,一個是能源,拉閘限電是普遍現(xiàn)象,因此我們急著把電搞上去。經濟的快速發(fā)展對輸變電線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要把原來分散孤立的電網聯(lián)成一個大的電網,這樣可以相互補充調劑。但在當時,輸變電線路的建設跟不上。當時流傳一句話,“重發(fā)、輕供、不管用”。大家很重視發(fā)電,建電廠積極性都很高,但對輸變電重視不夠,對用戶側管得更少。所以,當時發(fā)電增長很快,但輸變電沒有能夠及時跟上。

  上世紀80年代,我國引進了電壓等級為500千伏的輸變電技術,在這之前,西北地區(qū)的最高電壓等級是330千伏,多數(shù)地方是220千伏,再低就是110千伏。500千伏是改革開放后才開始引進建設的,第一條±5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是葛洲壩到上海的葛滬線,從葛洲壩往華東送電。那時我在計委也參與了這條線路的引進建設,這條線路是全套引進BBC公司(后與阿西亞公司合并成了ABB公司)的技術設備。到了后來,西北電網的電壓等級要提高到750千伏,因為330千伏不夠了。那時電力部還沒有撤銷,電力部科技司司長張曉魯來找我說要上750千伏,我當時就說現(xiàn)在要上750千伏,將來又要上1000千伏了。

  我為什么支持特高壓

  特高壓最開始是存在爭議甚至非議的。第一次把特高壓技術寫入國家文件的,不是國家發(fā)改委,而是國務院文件《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(fā)展規(guī)劃綱要(2006—2020年)》(下稱《綱要》)。

  為什么要搞這個規(guī)劃?新中國成立后不久,我國曾搞過一次科技發(fā)展規(guī)劃,是在周總理主持下搞的,大家認為那次規(guī)劃對中國的科技發(fā)展起了很大作用,包括“兩彈一星”等,都是在那時科技發(fā)展規(guī)劃的指引下取得的成績。到了新的歷史階段,需要搞一個新的科技發(fā)展規(guī)劃。這個《綱要》據(jù)說是全國幾萬科技工作者經過數(shù)年努力形成的共識。這其中就把特高壓寫進去了?!毒V要》中對特高壓的定義是±800千伏直流和1000千伏交流,文件把特高壓列為國家重點扶持的20項科技發(fā)展項目之一。可見,發(fā)展特高壓是多數(shù)科技工作者的共識。同時從嚴格意義上講,無論是發(fā)改委也好,還是電力部門也好,都是《綱要》的執(zhí)行者。

  國家電網公司主張發(fā)展更高電壓等級,是因為隨著經濟發(fā)展,裝機容量越來越大,輸送距離越來越長。我國遠距離輸電一直在增加,特別是西電東送以后。因為在東部沿海,除核電站外,建設大型火電和水電的機會不多,所以需要大規(guī)模遠距離輸電等。

  我之所以支持特高壓,就我個人經歷而言還有一件事情,就是當時的“二灘棄水”。二灘水電站當時是中國最大的水電站,建好后正好趕上中國經濟低谷期,二灘水電站的電沒人要。我負責主持分電,但也很勉強。因為當時連接川渝的輸電線路還沒建,只能在四川范圍內消納,那個時候經濟低迷,大家都不要。當時把二灘的電分成幾檔,其中一種是計劃內的電,好像連3毛錢都不到。在這個電量以外再發(fā)的電,叫計劃外電量,只有3分錢一度,當時說這連磨損費都不夠。

  為分電的事,我到處求人,請他們幫著解決。其中就找到了當時電力部分管科技的副部長陸延昌。從二灘水電站送出來的電,一條500千伏交流線路只能送90多萬千瓦。我問為什么送那么少? 他說這都是算出來的,是根據(jù)導線發(fā)熱情況計算的。我說要是這樣的話,費了半天勁建一條 500千伏的交流線路,說多了才送100萬~120萬千瓦,這樣算的話,得需要多少條線路啊。建設線路也不容易啊,而且到處都是輸變電線路既影響觀瞻,更要占用沿線的森林和土地。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原來的500千伏交流線路的輸送容量并不大,大數(shù)說就是100萬千瓦左右;±500千伏直流當時輸送容量大約300萬千瓦。因此,要想輸送容量大,就只有在提高電壓等級上做文章。

  國家電網公司提出發(fā)展特高壓之后,發(fā)改委等有關部門認真地做了多次論證,有的論證的參會專家有200多人,并特別邀請持反對意見的專家。大多數(shù)意見是支持的,反對的少,但論證會還是很重視反對意見。反對理由前后也有變化,例如當時科索沃戰(zhàn)爭中美國使用了石墨炸彈,有人認為石墨炸彈會讓特高壓在更大范圍內斷電;再如說特高壓對人體有害。這兩個理由都從技術角度給予分析否定了。后來又有反對意見提出美東大停電的案例,以及國家電網公司發(fā)展特高壓是為了阻礙改革等理由。但這些爭論,都抵不上經過嚴格的科學計算和模擬計算,特別是后來的實踐也證明,特高壓是安全的。

  特高壓扶持了裝備制造業(yè)

  特高壓使整個輸變電裝備制造業(yè)的水平上了一個大的臺階。

  很長一段時間,±500千伏直流的大部分設備都是國外的,那時我挺生氣,老說今后再建就能實現(xiàn)國產化,但后來還是國產化不了,有好幾個關鍵部件不會做,比如晶閘管,就是大功率整流器。到了交流1000千伏和直流±800千伏,歐洲、日本企業(yè)有做試驗的,但沒有工程化應用的。

  發(fā)展特高壓扶持了我國的裝備制造業(yè),我們不是簡單地去買人家的設備,而是要在國內生產,特別是特高壓的變壓器、開關、絕緣等關鍵設備實現(xiàn)了國產。事實上,別的國家因為沒有特高壓項目,也就沒有工業(yè)化生產這些東西。上世紀80年代,我國成立了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領導小組,我也是這個小組的成員。我一直堅持一條原則,就是重大裝備的研發(fā)一定要與重大工程相結合,如果不和重大工程相結合,空對空地研發(fā),制造出來以后沒人需要,你花了很大精力,投入了很大成本,卻得不到回報。特高壓也是這個特點,我們不是像日本那樣,為了將來找市場去研發(fā),而是一開始就有目標,±800千伏的有目標,1000千伏的也有目標。通過招標,設備制造廠商對未來產品的市場看得見摸得著。如果沒有工程項目,誰會下大功夫去投入、去研發(fā),即使研發(fā)出來也沒有人要。這種模式很好。

  特高壓還走出了國門,國家電網公司中標了巴西美麗山特高壓直流項目。當時巴西能源部長來訪問時,我陪同他們參觀了向家壩—上海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的上海奉賢變電站。他們回國后,巴西國內經過激烈的爭論,最后決定建設±800千伏直流輸電線路。國家電網公司競標時,順理成章中標。

  特高壓原來沒有國際標準,±800千伏直流、1000千伏交流的標準都是我們國家制定的,國際上也采納了,把我們的標準作為國際上這個電壓等級的標準。特別是特高壓之后,在輸變電技術領域,我們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。

  通過發(fā)展特高壓交直流電網,我國輸變電技術水平和裝備制造水平都提升了大的檔次,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,有些方面甚至處于世界領先地位。

版權所有 中華工控網 Copyright?2024 Gkong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