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自動化學會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指定宣傳媒體
新聞詳情
gkongbbs

精心準備后,去產能開始了?

http://casecurityhq.com 2016-03-17 10:25 來源:德國商業(yè)銀行亞洲高級經濟學家 周浩

“我記得前不久看有外媒報道,說是到中國的某個重化工企業(yè),感到經濟不景氣,而到科技城看,那里的場面火爆,好像經濟還在兩位數增長,這跟我們下去調研的一些感受是類似的。”

在筆者看來,這可能是中國總理李克強答記者問中最為關鍵的一句話。中國的政治語言講究中庸之道,通過“外媒報道”來對整體經濟狀況進行描述,背后可能代表著未來政策的重要一步,即中國將強力推進在傳統(tǒng)行業(yè)的“去產能”進程。

事實上,所謂的“外媒報道”提及的中國經濟狀況并無新意,這也是市場討論已久的所謂“雙速經濟”現象,即傳統(tǒng)制造業(yè)仍然在走下坡路,但服務業(yè)卻出現較為快速的增長。從中國的GDP增速和就業(yè)市場的表現來看,盡管經濟增速不斷向下,但城鎮(zhèn)新增就業(yè)卻仍然在快速上升,這樣的一種“背離”現象也讓宏觀經濟管理部門非常清楚,未來的經濟轉型必須要轉向“新經濟”和服務業(yè)。另一方面,制造業(yè)杠桿率不斷升高、利潤率不斷下降,也讓政府不得不作出選擇。

事實上,一些輿論準備已經在進行,比如說近期關于武鋼將要進行大規(guī)模減員的消息,就通過社交媒體廣泛傳播。而此前國有企業(yè)大幅度減員往往是較為敏感的新聞,在這樣的時點出現這樣的新聞,似乎暗示著一種政策的傾向。

從宏觀角度來看,今年整體的改革主題是“供給側改革”,在供給端進行的這次改革,指的是“一升一降”,即產業(yè)要升級,但要降低過剩產能。事實上,這樣的改革早就應該進行,但在“保增長”的語境下,卻被一再推遲。

如今,整體經濟杠桿率和債務率不斷提升,其核心問題就在于傳統(tǒng)行業(yè)去杠桿的“虛與委蛇”,而這樣的狀況也造成了經濟整體面臨的下行壓力變大,外部觀察者們也因為政策導向的混亂而加深了對中國經濟的擔憂。

一旦去產能快速推進,大量人員下崗是目前最大的擔憂,而經歷過90年代末下崗潮的中國人對于“下崗”的記憶,也讓目前的去產能面臨一些來自民間的壓力。

在記者會上,李克強也在試圖緩解外界的憂慮,他表示,“我們也看到,的確產生了一些比較嚴重的過剩產能,主要是在重化工領域,現在我們已經選擇了鋼鐵、煤炭這兩個領域在去產能上先行突破,與此同時要避免出現大規(guī)模的下崗潮。”

同時,李克強總理也談及了政策的平衡:“我們需要做到的是雙贏,在去產能、促發(fā)展、穩(wěn)就業(yè)之間達到一個平衡。”

正確的事情往往是不容易的,但對于整體經濟的健康運行來說,中國政府應該向外界展示改革的決心和方向,而避免陷入不斷“補漏”帶來的一輪又一輪的新質疑。

從這個角度考慮,中國不會進行大規(guī)模的財政刺激,即使財政赤字率已經被大幅提高,但對赤字率的來源進行簡單的分析,就可以發(fā)現,預算支出將同比增長6.7%,這遠低于去年10.6%的增速水平,同時,預算收入增速將大幅下滑至3%,而2015年則為7.3%。這樣的數據剖析就可以發(fā)現,赤字將主要來自于預算收入的減少,即中國政府將通過減稅等舉措來保證去產能的進行,而非通過增加支出來維持過剩產能。

多年的需求端刺激后,很多經濟領域的運行效率已經明顯降低,這是供給側改革最重要的注解。而服務行業(yè)對于就業(yè)的吸納能力,也有助于降低外界對于中國未來可能出現大規(guī)模下崗潮的擔憂。

該來的總是要來的,對于中國經濟來說,刮骨療傷肯定是痛苦的。未來一段時間,我們也可能會聽到更多的“壞消息”,商業(yè)銀行的壞賬率也將會不可避免地提高。但正如李克強總理面對去產能問題時“讓我略有沉重”的表態(tài),不斷將問題滯后,中國經濟的腳步只會更加沉重。

版權所有 中華工控網 Copyright?2024 Gkong.com, All Rights Reserved